在线报名
报名咨询
Global searching is not enabled.
Skip to main content

2.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确立与发展:80年代~90年代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留学生教育工作迎来了一个新局面。留学生的规模逐渐扩大、类型更加多样,自费语言进修生成为外国留学生的主力军。全国对外汉语教学点迅速增加,从1978年到1987年,全国有63所高校恢复或者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40所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对外汉语教学的类型也更加丰富,从原来的预科教育,又增加了短期汉语进修和长期汉语进修教育。除了北京语言学院以外,先后又有多所高校开设了留学生的汉语学历教育。这一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在课堂教学模式、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测试及教学研究等方面迎来了全面的发展,这些都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创造了条件。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确立

1982年,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第一次筹备会正式确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

1984年,教育部长在当年工作报告中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从学术界的提出到经过政府教育部门的确认后,对外汉语教学界开始了自觉的学科建设阶段,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极探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和规律,使其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定位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其研究对象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教学和学习的一般规律。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关系到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汉语教学的全部内容,包括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教学实施、教材编写、教学测量以及相关的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等。

目前,学界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定位及归属还有不同的看法,出现了“应用语言学科”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语言教育学科”论等。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对这一问题讨论会更趋深入。

“应用语言学科”论(用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称语言教学学科)

主要观点:

该派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下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1997年教育部颁布新的学科目录,增设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作为一个研究方向挂靠在应用语言学下。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

20世纪80年代,为了突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而提出的观点。

主要观点:

对外汉语教学包括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对外汉语教学不等于基础汉语教学,学科的内涵不只表现在汉语教学,其本质在于专业教育。国外大学的东方语言文化系、汉学系都既包含语言教学也包含文化研究,而且,文化研究所占比重更大。中国应该打造留学生的语言文化教育学科。

这一观点是八十年代文化研究热的体现,它将语言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列,甚至倒置,忽视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汉语教学。同时,文化的外延非常宽泛,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原则等都有所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1994年,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举办了“对外汉语教学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名称、性质和内涵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会议重申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跟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法语教学等具有同样的性质。

“语言教育学科”论

“语言教育学科”论是北京语言大学刘珣教授提出的观点。

主要观点: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用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刘珣提出,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应当定位于语言教育学科。

学术团体与管理机构的成立

专业学术团体是一个学科不可缺少的推动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的组织。

1. 对外汉语教学学会

1983年,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成立。吕必松当选第一任理事长,大会通过了研究会章程。

1988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从中国教育研究会中独立出来,成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

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一个全国性的民间学术组织,旨在团结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理论研究,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2.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1985年,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26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这是第一次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国际会议,此次大会上决定成立世界性的汉语教学学术团体,总部设在北京。

1987年,第二界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及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

3. 国家汉办

国家汉办成立于1987年7月,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提供汉语言文化的教学资源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海外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为携手发展多元文化,共同建设和谐世界做贡献。

汉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

1. 短期汉语进修

短期汉语进修是指利用假期来华参加短期汉语学习的项目式学习方式,比如夏令营、冬令营等。

1978年,北京语言学院暑期第一次接收了29名法国学生。其后,来华参加短期汉语研修的人数和开办短期汉语学习班的学校逐年增加。学习的类型也日渐丰富:有专门提高汉语水平的短期班、有专门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短期班、有利用暑期前来中国考察的校长团、有与国内大学合作短期研修的学分班等等。

短期汉语进修的特点:一是短期速成性;二是培养听说和口语能力为主;三是汉语学习与文化考察紧密结合。

2. 长期汉语进修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有了大幅度增长。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和动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来源、学习年限以及来华时的语言水平都与以前有所不同。全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单位纷纷根据这些变化总结经验,调整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编写汉语教材。一时间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长期汉语进修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主体形式。

学生来中国一般学习1~2年,我们把这类学生称为长期进修生。

来源多样化,有自费生、奖学金生、交换生等。

学生年龄呈现多层次化,有中学生、大学生、甚至退休人员。

教学层次一般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每一等级又分为不同的层次。

课程分语言技能训练课和语言文化知识课两大类。

3. 汉语学历教育

汉语学历教育起始于1978年北京语言学院试办的针对留学生的现代汉语专业,学制四年,要求修满2800~3000学时,150~160学分,毕业授予学士学位。

留学生现代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具备扎实的汉语言能力与言语交际能力;掌握系统的汉语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的汉语专门人才。(《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

开设四大类课程:语言课、语言知识课(如现代汉语语法)、中国人文知识课(如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国情)和语言文化课(如中国名著选读等)。

在北京语言学院之后,80年代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也相继开设了留学生本科专业。现代汉语专业从无到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完善本学科的教育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汉语水平考试的研发

1984年,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大学)成立“汉语水平考试设计小组”,研发标准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能力考试,即“汉语水平考试”(HSK),逐步形成了由低到高的考试系列。

1990年,汉语水平考试通过国家鉴。

1991年正式推向海外,6月至12月,先后在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日本举办HSK。

1992年,汉语水平考试正式成为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汉语水平考试每年定期在国内和海外举行。

进入21世纪,为了推动汉语教学的国际化发展,国家汉办于2009年推出了新汉语水平考试。

师资培养与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学理论及教学模式的探索

80年代开始从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构建了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教学理论体系,提出了学科建设的任务和总体设计理论。对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项教学活动都开始了多角度的研究,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语言要素教学与言语技能训练的关系等方面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90年代出现了理论研究深化的趋势。其“深化”主要体现在:

(1)高度重视语言习得的研究,进一步探讨汉语学习规律,使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

(2)教学理论的研究逐渐改变了纯语言学研究的方法,更自觉地汲取心理学、教育学、语言习得理论、社会学、文化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理论成果,借鉴认知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3)教学方面形成了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的“综合训练+分技能训练的汉语教学模式”,同时广泛引入西方的教学法理论,在不断吸取各种教学法长处的基础上,结合汉语教学实际,形成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综合教学法围绕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讲解、语言点操练、语言的活用表达三大环节展开,教学内容的安排由简单到复杂,注重重现,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教学方法不拘泥于某一派教学法,结合情景教学,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形成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

教材编写

进入80年代以后,受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潮的影响,在教材编写方面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经历了探索、改革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一时期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数量多,类型多,而且各有特色

不少学校开始编写适合自己教学目标的基础汉语教材,比如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相继出版了《基础汉语25课》、《简明汉语课本》。除此以外,出现了如科技、经济、商业、旅游等类型的汉语教材,各种水平等级特别是中高级阶段的教材大大增加;听说读写等各种技能训练的教材以及短期汉语教材也发展迅速。

2.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

很多教材语言规范、结构合理,注意到了学习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等编写原则。不同的教材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认识。比如,1980年出版的《基础汉语课本》(李培元等编写)体现了结构主义的教学理念;1981年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刘珣主编)采用句型、功能、结构相结合的编写原则,体现了语言教学的交际观。2003年,刘珣主编的《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原《实用汉语课本》的基础上加入了习俗文化、交际文化和中西文化对比等内容,很好地诠释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3.教材逐步向系列化、立体化发展

如北京语言学院编写的系列教材《初级汉语课本》,以《初级汉语课本》为主干教材,配以《初级汉语课本听力练习》、《初级汉语课本汉字读写练习》和《阅读理解》等,开创了系列教材的先河。许多教材在纸质教材以外搭配了音频等形式,使得教材编写向立体化发展。

教学大纲的拟定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在充分总结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出版时间大纲名称制 定 者
1988年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试行) 对外汉语教学学会汉语水平 等级标准研究小组
1992年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国家汉办组织编订
1995年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 国家汉办组织编订
1995年 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等级大纲(语法、词汇) 孙瑞珍主编
1996年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 国家汉办组织编订
1999年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杨寄洲主编
2002年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 国家汉办组织编订
2002年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短期强化) 国家汉办组织编订
2002年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 国家汉办组织编订

Last modified: Monday, 2 March 2020, 12:1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