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报名咨询
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陸、字义的变化方式

字义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观察其变化可以有不同的角度。譬如,可以从变化结果的角度去看,就存在着义项多寡的变化。这里主要从字义变化方式的角度来谈谈字义的变化。字义变化的方式主要有引申、分化、假借与更替等四种。

字义的引申

所谓引申,就是从原有的意义中通过联想而产生新义的字义发展方式。

字义引申,可以是向着一个方向递次发展,也可以是向不同的方向发散式发展。可以是对象的转移,也可以是主体之间的联系。而一些复杂的字义系统,则呈现出一种综合式的发展。

“间”的引申过程如下:

中间——空间或时间——一会儿——近来

月光照进门缝—— 参杂——参与—介绍。

暗中——私下——间谍

间隙——间隔

距离——隔阂——离间——诽谤

字义的分化

字义的分化是指从一个字的意义中分化出不同的意义。一般把字义的分化算作字义引申的一种,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引申,它的特征是,从一个义项同时分化出几个并列的不同义项,或者说是从原来的义项的义素中分化独立的义项。这种情况比较特殊,故单独介绍。

“驷”的本义是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说文》:“驷,一乘也。”段玉裁注:“《周礼·校人》郑司农注云:‘四匹为乘。’按,乘者,覆也。车轭驾乎马上曰乘。马必四,故四马为一乘,不必已驾者也。”这个字义包含着这样一些义素:四/马/驾/车。如果把动态都算进去,那么,还有“快”的意思。后来这些义素都分化出去,独立为义项。

(1)驷指四马所驾之车。如,《管子·七臣七主》:“瑶台玉餔不足处,驰车千驷不足乘。”汉扬雄《羽猎赋》:“方驰千驷,狡骑万帅。”此二句中之“驷”指四马所加之车。

(2)驷指驾一车之四马。如,《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如彼騑驷,配服骖衡。”文中的“驷”即指驾同一车的四马。李善注:“服,谓中央两马夹辕者,在服之左曰骖,右曰騑。四马曰驷。”

(3)驷指马。《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驷驰而过隙”义犹“白驹过隙”,“驷”指马。《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陆德明《经典释文》:“驷音四,马也。”

(4)驷指四匹马。《诗·郑风·清人》:“驷介马旁。”郑玄笺:“驷,四马也。”《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孔安国:“千驷,四千匹也。”《左传·宣公二年》:“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杜预注:“画马为文,四百匹。”“驷”也可指一匹马。《唐文萃》:“杨公以大名厚位,岀入三朝,无宅一区,无马一驷,志于清白,交不谄渎,可不谓贞乎。”

(5)驷指数字“四”。《诗·秦风·驷驖》:“驷驖孔阜。”驖是黑色的马。驷,这里指数目,是“四”的意思。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问》:“驷鼓同举,五遂俱傅。”“驷鼓”即四个鼓。《礼记·乐记》:“天子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郑玄注:“驷,当作四。声之误也。”“驷”具有“四”的意义,是从它原有的“驾车的四匹马”的整体意义中分解出来的。郑玄不明此理,把它当作通假字,所以作了错误的解释。

(6)驷指驾驭;乘。《楚辞·离骚》:“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驷玉虬”即驾驭着玉虬。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王乃乘玉舆,驷苍螭。”“驷苍螭”是驾驭着苍色的“螭”(无角之龙)的意思。汉庄忌《哀时命》:“驷跛鳖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升。”句中的“驷”是乘的意思。

字义的假借

假借就是被借去表示与本义没有关系的字,被借用之后,也就获得了借字的意义,这种意义相对于原有的意义而言,也是一种发展所得的新义。例如:

《诗经•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本是喜欢的意思,《诗经•小雅•隰xí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被借作“薆”,表示“隐蔽”的意思。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爱而,犹薆然也。”“薆”是“隐蔽;障蔽”的意思。

字义的更替

字义的更替是指字的后起义排除了其原有的意义,使得这类字后来的意义与最初的意义完全不同。例如:

胜,原来是“腥气”的意思。《说文》:“胜,犬膏臭也,从肉,生声。一曰不孰也。”明杨慎《异鱼图赞笺•乌鱼》卷二:“形状可憎,气息胜恶,食品所卑。”“胜恶”是腥气难闻的意思,“胜”,就是“腥”。在现代汉字中这个意义消失,被用为胜利之胜。而胜利之“胜”的繁体字本是“勝”,与表示“腥气”的“胜”是两个不同的字。

怕,本来是恬静、淡泊的意思。《说文》:“怕,无为也。从心白声。”《老子》:“我独怕兮其未兆。”河上公注:“我独怕然安静,未有情欲之形兆也。”《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怕乎无为,憺乎自持。”李善注:“憺与澹同,怕与泊同。”大约在东汉时,怕字有了“害怕”的意思。王充《论衡•四讳篇》:“孝者怕入刑辟,刻画身体,毁伤发肤,少徳泊行不戒慎之所致。”后来怕字的“恬静”、“淡泊”的意义逐渐被“惧怕”的意义所取代。

字义的更替与字义的假借不同,当然,假借也可造成字义的更替,例如,“它”本义是蛇。《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寃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后来借为物称代词,其本义就消失了。例如《诗经•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句中的“它”是“别的”的意思。

但假借总是在共时层面产生的,而字义的更替,则是历时层面产生的,它往往是对废弃的字形的利用。例如,“胜”本来是“腥”的意思,后来有了“腥”,“胜”则弃置不用,而在简化字中,则利用这个闲置的“胜”来表示“胜利”的“胜”。

最后修改: 2020年02月28日 Friday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