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报名咨询
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贰、汉字是汉文化的重要载体

所谓文化,具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事件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张岱年与方立克认为:“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广义的文化。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汉字与汉文化在许多领域中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将重点谈谈汉字对于一般文化的反映。

汉字记载了社会物质文化

(一)汉字系统记载着物质文化

人类学家把文字看作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距今四、五千年期间,就出现了成为系统的汉字,这反映了当时汉文化所达到的高度。甲骨文,金文、简帛等文字的出现都各自反映了当时的一般物质生产水平。汉字系统成员的变化,记载了文化的发展变化。

从“衣”字可以看到大襟衣服的起源;

从“监”字可以看到以水为镜;

从“贝”字可以看到早期的货币;

从“为”字可以看到役使大象;

从“聿”字和“册”字可以看到毛笔和简册的使用;

从“酒”字可以看到酒的酿造;

从“铸”字可以看到铸造的存在;

从“牢”字的三个形体可以看到牲畜(牛羊马)的饲养 。

在《说文解字》中,马部字有123个,犬部字88个,金部字110,气部字3个。而在《新华字典》中有马部字89个,犬部字13个,金部字315个,气部字24个。这种变化,大致上记载了中国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某些方面在古代与现代的不同特点,上古时期,狩猎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人们常常要与兽类打交道,所以犬部字非常多。在没有自动化机械的时代,人们要常常借助畜力,马是人们代步、运输、拉车的重要畜力,所以从马之字非常多。

(二)汉字个体记载着文化

汉字个体的形体及其构造,打下了时代的烙印。

1.古代一些器物用字的意符反映了当时制作器物所用的材质

椀,是碗的异体字。

三国魏曹植《车渠椀赋》:“唯斯椀之所生,于凉风之浚滨。”从木,表明那个时代有用木材制作的碗。

“瓶”字从瓦,说明最初的瓶字是陶制的;

“箭”字从竹,表明当时的箭矢是竹制的;

“楼”字从木,表明当时木材是建楼的主要材料。

2.古代一些字形的形状反映了古代一些器物的形制

戉,本义大斧,古代的一种兵器。《说文》:“戉,斧也。”毛泽东《贺新郎•咏史》:“更陈王奋起挥黄戉,天下白。”古文字表现了当时“戉”这种兵器的形制。

殳,是一种兵器名。《说文》:“殳,以杸殊人也。”《诗经•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甲骨文,象手执“殳”之形,其中保留了“殳”大概的形状。

鬲,是古代的一种炊具,圆口,三足,足中空而曲。《尔雅•释器》:“(鼎)款足者谓之鬲。”《说文》:“鬲,鼎属,实五觳。斗二升曰觳hú。像腹文交,三足。”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易》卦:巽木于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籒文以鼎为贞字。

周公旦曾经说过:“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士》)。《说文解字》:“ 五帝之書也。从冊在丌上,尊閣之也。莊都說,典,大冊也。”

《说文解字》:“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

《说文解字》:“臧,善也。从臣戕聲。”

3.一些字形的演变反映了物质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

炮,作为武器的炮,起先写作“礮”、“砲”,后来写作“炮”,这反映了炮的变化。“礮”,是古代以机发石的兵器。也写作“砲”。“砲”从石,反映了这种兵器发石的特点。大约在宋代,有了用火药发射的远距离的杀伤武器。《宋史•兵志十一》:“火箭火砲不能侵。”“火砲”即指用火药发射的炮。后来,这种兵器写作“炮”。

医,繁体一作“”,一作“”,反映了医疗手段的不同。“毉”字从巫,反映了古代用巫治病的历史。《国语•晋语八》:“上毉毉国,其次疾人,固毉官也。”《广雅•释诂四》:“醫,巫也。”王念孙疏证:“巫与醫皆所以除疾,故醫字或从巫作毉。”清俞樾《诸子平议•孟子义》:“是巫、醫古得通称,盖醫之先亦巫也。”“醫”字从酉,反映了古代用酒治病的历史。《说文》:“醫,治病工也。殹,恶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王育说。一曰殹,病声。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醫酒。古者巫彭初作醫。”

汉字记载着社会精神文化

汉字的创造制作,固然是一种物质生产过程,但更是一种精神产生过程,因而汉字的形体记载、反映了精神文化特征,汉字系统的变化记载着汉民族精神文化的变化。

(一)汉字反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文字是人们思维的产物,它的构造反映了汉民族的思维特征。

1.汉字的形体类型记载着汉族的思维方式

2.汉字的结构反映着古人阴阳对立的思想

汉字既表义,也表音,是一定的义与音的统一体。这种结构,反映了古人阴阳对立的思想。《易经》:“一阴一阳之为道。”《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汉字的结构反映了这种思想。字的形与其所记的语音,也是对立的统一。戴侗《六书通义》:“声,形而上者也;文,形而下者也。非文则无以着其声,故先文而继以声。声,阳也。文,阴也。声为经,文为纬。声圜而文方,声备而文不足。”

字形的结构也反映着对立统一的思想。汉字的形体讲究对称,不管是笔画构成整字还是部件构成整字,或左右,或上下,或内外,总是由互相对待的两个方面组成的。

独体字的构成。独体字由笔画直接构成,在独体字中,笔画、结构往往是对称的。

最后一批简化字为什么收回?请看下面的简化字:

(二)汉字记载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汉字作为一种认识的产物,作为一种记录符号,记载下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例如:

1.心部字反映了古人对心的功能的认识

“心”的本义是心脏。现代科学认为,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循环,而古人则认为,心不仅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而且是思维、情感的器官。孟子说:“心之官则思。”《黄帝内经》:“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部字正好反映了这种认识。《说文•心部》共收字286(包括重文23字)字,这些字的意义,绝大多数都与人的思维活动、心理活动、情感活动有关。

忡,忧也。从心,中声。

悄,忧也。从心,肖声。

忝,辱也。从心,天声。

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从心,青声。

志,意也。从心、之声。

念,常思也。从心,今声。

恕,仁也。从心,如声。

想,冀思也。从心,相声。

虑,谋思也。从心,虍声。

2.鬼部字反映了古人的迷信认识

古人认为,人死之后就成为“鬼”。《礼记•祭法》:“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鬼”字的出现以及鬼部的许多字,正是记载了这种认识。《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凡鬼之属皆从鬼。”

魂,阳气也。从鬼,云声。

魄,阴神也。从鬼,白声。

,厉鬼也。从鬼,失声。

魃bá,旱鬼也。从鬼,犮声。《周礼》有赤魃氏,除墙屋之物也。诗曰:“旱魃为虐。”

鬽,老精物也。从鬼、彡shān。彡,鬼毛。魅,或从未声。

古人造了很多从鬼的字,《说文》收录了17个,《汉语大字典》收录了213个。这表明了古人相信鬼的存在这一事实。

3.示部字反映了古人的祭祀文化

示,甲骨文象古代祭祀用的石桌。祭祀是人们用礼物向神灵祈祷或致敬的行为。古人认为,人间的事情最终是由神灵掌管的,要想趋利避害,得到神灵的护佑,就得祭祀。据现有资料来看,中国人从新石器早期,即距今八千年之前就开始祭祀了。有了国家之后,祭祀是一种重要的国家行为。《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祭统》:“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首先,示部字记载了一些祭祀对象。例如:

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

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从示,氏声。

社,地主也。从示、土。《春秋传》曰:“公共之子句龙为社神。《周礼》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

祖,始庙也。从示,且声。

祏,宗庙主也。《周礼》有郊宗石室。一曰,大夫以石为主。从示从石,石亦声。

其次,记载了一些祭祀活动。如: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祀,祭无巳也。从示,巳声。

禦,祀也。从示,御声。

第三,记载了一些祭祀种类。

禅,祭天也。从示,单声。

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从示,司声。《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

礿yuè ,夏祭也。从示,勺声。

禘,谛祭也。从示,帝声。《周礼》曰,五岁一禘。

祫xiá,大合祭先祖亲疏远近也。从示、合。《周礼》曰,三岁一祫。

祡chái,烧祡焚燎以祭天神也。从示,此声。

第四,记载了与祭祀有关的祸福。如:

祟,神祸也。从示、出。

祸,害也,神不福也。从示,呙声。

祥,福也。从示,羊声。

祐,助也。从示,右声。

4.女部字反映了丰富的女性文化内容

《说文》女部共收有二百五十二字(含重文十四字),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女性文化。

《说文》女部共收有二百五十二字(含重文十四字),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女性文化。

有些字反映了女性的婚姻状况与生育状况。

媒,谋也。谋合二姓。从女,某声。

嫁,女适人也。从女,家声。

娶,娶妇也。从女取,取亦声。

妊,孕也。从女、壬,壬亦声。

娠,女妊身动也,从女,辰声。

有些字是女性的名字。如:

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呙声。

娥,帝尧之女,舜妻娥皇字也。从女,我声。

嫄,邰国之女,周弃母之字也。从女,原声。

有些字反映了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身份与地位。

妻,妇与夫齐者也。从女,从屮,从又。又,持事,妻职也。

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

姑,夫母也。从女,古声。

妣,歿母也。从女,比声。

嫂,兄妻也。从女,叟声。

婢,女之卑者也。从女从卑,卑亦声。

有些字反映着人们对女性性情的看法。如:

婉,顺也。从女,宛声。

委,委随也。从女,禾声。

娓,顺也。从女,尾声。

如,从随也。从女,从口。

娴,雅也。从女,闲声。

有些字反映了对女性的心理或行为的看法。如:

妒,妇妒夫也。从女,石声。

佞,巧讇高材也。从女,仁声。

妨,害也。从女,方声。

妄,乱也。从女,亡声。

嫌,不平于心也。一曰疑也。从女,兼声。

嬾,懈也;怠也。从女,赖声。

奸,犯婬也。从女,干声。

姦,私也。从三女。

媿,惭也。从女,鬼声。

有些字反映着人们对女性姿容的评价。如,

姝,好也。从女,朱声。

媄,色好也。从女从美,美亦声。

好,美也。从女、子。

姣,好也。从女,交声。

媛,美女也。人所欲援也。从女,爰声。《诗》曰,邦之媛兮。

女部有许多姓氏用字,如,姜是神农之姓,姬是黄帝之姓,嬴是少昊之姓,姚是虞舜之姓,妘是祝融后代的姓,姺是商代一个诸侯的姓,妫是虞舜的氏。这些姓大都产生于原始社会,这反映了人类社会曾经经历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说文》:“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这是对古代群婚制一种曲折的反映。

最后修改: 2020年02月21日 Friday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