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报名咨询
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八、《许三观卖血记》与余华小说的变化

通过本知识点的学习,希望你:

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的创作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

课前思考

《许三观卖血记》叙事风格的转变是否比《活着》更突出?

《许三观卖血记》最初发表于《收获》1995年第6期。

主要内容

《许三观卖血记》主要讲述了丝厂送茧工许三观在生活困难的年代卖血求生的故事。

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是出于好奇,为了证明自己的结实。

第二次卖血,是因为大儿子一乐打伤了方铁匠的儿子,他拒不赔钱,方铁匠带人拉走了他家的东西,无奈只好去卖血。

第三次卖血,是因为他一直暗中喜欢的女工林芬芳摔断了右脚,为了让她吃到“肉骨头炖黄豆”。

第四次卖血,是因为全民大饥荒,无论他老婆许玉兰如何精打细算也不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一家人喝了57天玉米粥。

第五次卖血,是因为下乡当知青的一乐生病了。

第六次卖血,是为了招待二乐所在生产队的队长,然而,“血友”根龙因为连续卖血而死亡,而他刚卖了血,这让他感到了恐惧。

但就在这之后不久,二乐背着病重的一乐回来了,为了救一乐,许三观让许玉兰护送一乐去上海,自己再次找到李血头,可李血头知道他刚卖了血,不再理他。他只好拼死一搏,设计好旅行路线,在六个地方上岸,“一路卖着血去上海”。

40年以后,当许三观一家“不再有缺钱的时候”,他又突发奇想,要再卖一次血,可已经没有人要他的血了。作品写道:“40年来,每次家里遇到灾祸,他都是靠卖血度过去的,以后他的血没人要了,家里再有灾祸怎么办?许三观开始哭了……”

创作变化

余华的小说创作以1991年发表《在细雨中呼喊》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从暴力叙事下的历史批判逐渐转向苦难与命运叙述,逐渐呈现出“乐生主义”的色彩。

前期小说被看作是当代中国最生动地体现了“世纪末精神”的作品,后期小说虽然“死亡”仍然是一大主题,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变化,叙述风格从暴躁变为平静,描写的内容从虚拟的现实逼近生活的真实,以随和的民间姿态呈现出一种淡泊而坚毅的内在力量。

从《在细雨中呼喊》的“苦难中的温情”,到《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温情地受难”,他开始“展示高尚”,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暴力和死亡,不仅真实记录了诸多小人物的平凡人生,而且在创作方法上也愈加趋向于现实主义。但总体而言,余华创作的主题话语,自始至终都围绕在重构历史叙事与关注人的存在状况这一对宏大哲学主题周围。

《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比较

写作《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时,余华刻意回避了以往的心理描写,转而以客观冷静的叙事姿态,忠实记录了福贵和许三观等小人物的言行举止。

在《活着》中,每当福贵快要被丧失亲人的痛苦击垮时,他的内心并没有滔滔不绝。相反,余华借助叙述节奏的变化,让福贵在对“我”讲述亲人死亡故事的同时,悄然缓解了内心的痛苦。更加重要的是,由于余华领悟了写作和生活的一致性,所以,他放弃了早年用写作对抗生活的叙述方式,转而通过福贵坦然面对残酷人生的态度,表达了对于生活的回归。

“活着”是余华的“存在哲学”的核心。《活着》虽然比较放松,即使是主人公福贵一次次地面对死亡,也不再采取“以暴还暴”的方式,只是“逆来顺受”而已。而《许三观卖血记》则在《活着》“温和”的基调上,增加了更多的亮色,把一出人生的悲剧变成了喜剧,甚至走向了“幽默”,这与早期的余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达到了“笑看人生”的崇高境界。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有许多精彩的场面,如作品开头对卖血习俗的渲染,许三观与儿子一乐在血缘上的纠纷与和解,许三观为了自己的初恋情人而卖血求欢引起的家庭风波,以及许三观不得不纵横千里一路卖血的壮举等,但最具民间特点的还是在全民大饥荒时期许三观与孩子们苦中作乐的片断。

《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一直都被看作是余华小说从先锋走向世俗后的代表作,都带有一些“寓言”的色彩,可以看作是作者用“世俗”的方法表达的“哲学”思想,其叙事风格基本上是向着朴素、坚实,且具有强烈民间意识的方向转变的。

最后修改: 2019年09月16日 Monday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