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报名咨询
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1. 初创时期:20世纪50~70年代

这一时期分三个阶段:50年代的试验阶段,60年代的改进阶段,70年代的恢复阶段。

50年代试验阶段

1950年,清华大学设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这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主要进行预科性质的汉语教学。1951年正式上课。

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学制 两年
留学生 33名(来自东欧国家)
任课教师 王还先生等共六名教师

王还(语言学家)
班主任
周培源(清华大学教务长)
外籍学生管理委员会
吕叔湘(语言学家)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汉语教学并入北京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特点:

初创时期,对外汉语教学都是预科的性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进入专业学习。

(1)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教学内容以普通话为标准,《汉字简化方案》、《汉语拼音方案》一经公布,马上就在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试用推广。

(2)施行综合强化训练,对听说读写全面要求。

(3)教学手段以讲解为主。分国别教学,前期采用“教师+翻译”模式,同时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强调直观教学,比如运用图片实物的方法掌握语义。

(4)遵循以词汇和语法为主的教学原则。主张理论指导实践,采用演绎法教学,具有明显的语言学倾向,以让学生了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原则。

(5)出版新中国第一部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1958.邓懿主编)

该教材以语法结构为纲,语言点按照难易分布于全书。初步建立了针对外国人学习的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6)教学研究注重对经验的总结。1953年,周祖谟发表了《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这是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的论文。

① 文章对汉语教学的原则、目标、内容、手段和教学重点进行了论述,区分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作为母语教学的不同,抓住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质。

② 明确了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主张语言教学是根本。

③ 将词汇和语法教学确立为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同时提出根据学生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处理听说读写的关系,分阶段侧重。

④ 提出“综合教学法”,主张将“直接法”和“翻译法”配合使用。

从1951年到1961年,我国共接收了来自60多个国家的3300多留学生。

60年代改进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是改进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在不断地总结经验中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仅1965年一年在华留学生就达到了3312人。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建成了主要的教学阵地。

1. 成立专门的语言学校

1961年秋,教育部将北京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合并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的“非洲留学生办公室”,1962年又将北京外国语学院的留学生部合并在一起,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后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即现在的北京语言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专门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高等学校。这标志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有了专门的、独立的教学基地。

2. 提出实践性原则

明确对外汉语是一门实践汉语课。留学生从不会汉语到掌握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各项技能转化成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需要教师指导下不断的语言实践。北京语言学院将原来的讲授课改为“讲练课”。

3. 教学手段采用相对直接法

从1964年开始,改为直接用汉语讲课,即“相对直接法”。

相对直接法

“精讲多练”。教师用目的语讲解,讲解简明扼要,留出时间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

采用归纳法进行教学。从感性材料入手,首先利用范例,围绕课文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知识后,引导学生对语法规则加以适当的归纳和总结。

4. 师资外派及师资培养

(1)师资外派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根据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协定,向国外派遣汉语师资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师资主要派向社会主义阵营。从1952年到1979年,中国共向国外派出汉语教师307人,涉及四、五十个国家,文革期间也未中断过。

朱德熙

(1920-1992)

北京大学老师,新中国派出的第一位汉语教师。1952年前往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教授汉语。

(2)师资培养

随着外派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高教部决定专门培养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一定外语水平的教师作为出国储备师资。1961年,高教部从北京大学等11所院校的中文系选拔了35名优秀毕业生作为出国储备师资,其中的一部分人进修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一部分人学习阿拉伯语。

1964年,共培养了4批150多名汉语教师。这些师资开拓性地完成了海外汉语教学任务,也成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师的中坚力量,不少人成为业界知名学者。

70年代恢复阶段

1966年,中国停止招收外国留学生,北京语言学院被解散。

1972年,北京语言学院复校,1973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

截至到1977年全国共接收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8名留学生,分布在北京、上海、辽宁、江苏等9个省市的28所高校。

特点

在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方面继续沿着60年代形成的实践性原则发展,在坚持语言结构为纲的前提下,引进了国际上“听说法”句型训练的方法,更加注重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

1. 汉语教材的编写

《基础汉语》:1971年出版,为国外汉语教学编写的教材。以语言结构为纲,对语言知识的讲解更加精简直观;语音部分,不再介绍语音知识,主要是让学生模仿和练习。

《汉语课本》:1972年出版,是北京语言学院自用汉语教材。突出句型操练,淡化语法教学。由于这是在文革时期编写的教材,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2. 教学理念的转变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外语言学由重视语言结构的研究向重视语言意义与交际功能研究转变。交际教学理念引起了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重视,开始学习“交际法”以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来编排教学内容的新思路。

3. 现代汉语专业的设立

为满足一部分想回国从事翻译工作的留学生希望增加汉语学习的时间和提高汉语学习的水平的需要。

1975年,北京语言学院筹划开设现代汉语专业。

1978年9月,北京语言学院正式招收四年制汉代汉语本科专业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第一次开始了学历教育。

50到70年代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初创时期,也是不断探索与试验的时期。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但由于许多著名语言学家的参与,比如王力、朱德熙、吕叔湘、周祖谟、胡裕树等,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精讲多练原则、实践性原则的确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做法;对语言技能训练重要性以及对汉语课堂教学的认识等都为后来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修改: 2020年03月2日 Monday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