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报名咨询
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4.教育学的原理与第二语言教学

课程论

课程是教育得以实现的主要载体。课程论是研究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以及评价的理论。纵观课程发展史,对教育实践影响较大的有学科课程论、经验课程论和结构课程论。

① 学科课程论

以学科知识内容体系为中心,强调以学科内部逻辑为组织方式来编定课程。17世纪的夸美纽斯和18世纪著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以及英国教育家斯宾塞都是学科课程论的提倡者和推动者。至今仍然为我国和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学校采用。学科课程论不太关注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接受能力。

② 经验课程论

经验课程论又称“活动课程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教育家杜威。经验课程论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包含了各方面的知识,课程的编排应该与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强调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经验课程论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兴趣、发展,但是对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逻辑顺序关注不够,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③ 结构课程论

结构课程论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获得途径,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主张教育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去发现“为什么是这样”。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他认为学生掌握的不应该是事实,而是“知识的结构”;课程设置应注意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有机结合起来;要为学习者提供情境,使其在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经验,发展人格。但是按照这一理论设置的课程,因其过分抽象,内容偏难,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被人诟病。

第二语言教学启示

课程论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基于学科课程理论,汉语教学开设了语言技能课(包括听、说、读、写)、语言知识课(即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知识课)、中国文化知识课(包括中国基本国情、中国文化知识等)、应试备考类课程等。

第二语言教学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教学内容与语言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更多地体现出工具性、实践性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活动课程论的主张更符合语言教学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言的实际综合运用,强调在真实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教学论

教学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是一个使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发展身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最基本的要素。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计划的实施等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下,才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教学内容是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主要信息,教学手段则是教师信息传递的可靠保证。

1.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指导教学实践的一种范式。它包含了对教学双方、教学内涵以及教学行为的所有规范。教学模式的确立体现了教育理念的发展。

① 讲授式

基于“感知—记忆—理解—判断”的教学理念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模式,也称为“传递—接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系统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

基本过程:

优缺点:适用于任何学科、任何阶段的学生。易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易于完成学习计划,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而被广泛使用。但其教学过程中满堂灌,不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② 活动式

活动式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在教师的辅导下,强调通过儿童的直接经验来获得知识。该教学模式的理念来源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基本过程:

优缺点:活动式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儿童获取知识的特点是体验,遵循了趣味性、实践性、生活性的教育原则,但对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注意得不够。活动式教学模式是作为讲授式的对立面而存在的。

③ 发现式

主张学生学习最新的、系统的、有严密逻辑的结构的科学知识,同时主张学生像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知识、总结规律。发现式教学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并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

优缺点:发现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学生通过一系列发现的过程,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记忆也更加牢固。发现式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逻辑严密的数理学科,对文学艺术学科不太实用。此外,发现的过程比较费时,教学效率不高,对低年级的学生不太适用。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第二语言教学启示

第二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学习者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规律。因此需要从不同的教学过程模式中吸取适合的内容,综合各家之长。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是教学理论过渡到教学手段的一个中间形态,对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教学方法的确定等都有指导作用。

教学原则是人们对客观教学过程的主观认识,既有对一般教学规律的总结,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们对教学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学科内容的不断发展,教学原则也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

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批判地继承教育史上教学原则遗产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教育实际提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八大教学原则。

①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即教学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科学的知识教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②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即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领悟知识的价值,发展动手能力,学会运用知识。

③ 直观性原则

即教学的手段要直观。知识是一种间接经验,与学生的生活和个人经验存在相当的差距,有些甚至是完全陌生的。选择直观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知识的理解。

④ 师生协同原则

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明确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真正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其实质就是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⑤ 循序渐进原则

即按照学科内部逻辑和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将教学活动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教学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来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⑥ 巩固性原则

即在教学中要按照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巩固所学的知识,强调复习的重要性,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

⑦ 因材施教原则

即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⑧ 量力性原则

即教学知识的广度、难度和教学的进度必需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

第二语言教学启示

教学原则是教育规律的反应,指导着教学实践的实施。教学原则有一般性的,也有根据学科特点制定的具体的教学原则。

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来说,应该在教学总原则的指导下,制定出符合本学科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比如精讲多练、实践性、交际性、以学生为中心、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等原则。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实现的重要保证。教学内容的选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历史发展、学科内涵、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

每个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教育的内容也会受到制约和影响。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古代经典的学习,近代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职业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教育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科学的发展也促使了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科的内涵决定了教学的内容。

第二语言教学启示

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教学内容的选取应该符合教学的最终目标。

在第二语言教学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语言观产生了不同的语言教学观,不同的教学法流派对教学内容的选取都不同。比如,语言翻译法主张学习原著,听说法强调学习典型例句。任务法则强调语言材料的真实性。

教学内容的变化会引起诸如教材编写、教学手段、语言测试等一系列的变化。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实践力最直观的表现,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触发学生学习而实施的一系列手段的总和。

教学方法受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师观、学生观的制约,同时也受制于教学设备的配置,因此,教学方法也会随着这些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

① 讲授法

人类最古老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点的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有不同形式,比如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

讲授法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要清晰、准确、精练,既要有严密的科学性,又要通俗易懂。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② 辩论法

西方中世纪大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中世纪大学的辩论有严格的规则,一般安排在下午进行,由老师组织实施,一周组织一到两次。辩论是那个时期大学的基本训练项目,学生只有参加过一定数量辩论方可毕业。

③ 研究式

就某些专题展开研讨,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它强调批判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最初发端于人文学科,后来扩大到整个学科体系。

④ 实验法

实验法在科学领域被广泛使用,强调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室成为培养科学家的摇篮。

教学方法变革的特点:

一是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能力的培养。辩论法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研究法培养的是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实验法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是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传统教学法以教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近代的大学在教的同时,开始重视学。让学生主动学习已成为教学方法的目标之一。现代教学专家更是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三是教育手段的更新促使了教学方法的变化。

第二语言教学启示

第二语言教学法注重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既包括语言知识的输入,又包括语言技能的训练。

从第二语言教学这门学科诞生之日起,教学方法就是起决定意义的因素,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随着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法流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就是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第二语言教学从学科内容、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及评估等都要借鉴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育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更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和措施,促进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

最后修改: 2020年03月4日 Wednesday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