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报名咨询
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4.暗示法

暗示法是一种将暗示学原理应用于外语教学的教学法。洛扎诺夫研究人的超意识能力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主张用惬意的学习环境、音乐的作用,来激发学生的超意识潜能,他力求将人类左右大脑的逻辑思维和感情形象思维整合起来运用,来提升外语学习的效率。

产生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代表人物:洛扎诺夫(保加利亚)

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社会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

暗示法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 根据人的特点、人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规律、人的需要来研究与语言教学的关系。暗示法在其教学实验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迅速传播到苏联、德国、美国等国家。

主要特点

1. 创设舒适优雅的学习环境,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习潜能。

2. 建立学生高度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使用目的语,不主张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不留作业,甚至没有考试,以减轻学生的焦虑感。

3. 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教师是教学的绝对中心与权威,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教学材料、教学环节都是由教师选择和设计,树立教师的权威是保证暗示的效果。

4. 强调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暗示法认为有意识和无意识融合发展,人的学习认识就会越有成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向有意义的整个句子和交际功能的表达。

5. 加大课程以内的教学量。暗示法又称强化法,在规定的课时内,暗示法的教学内容比其他教学法规定的教学量要多好几倍。一般每个课程包括十个单元, 持续30天,每天4课时,每周学习6天。每单元包含一篇1200字左右的对话、单词表和语法表。

6. 设置自然的教学情景。把所要学习的语言材料运用到这些情境中,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1.问候及介绍教学内容。师生问候以后,教师用各种方法将学生带入教学材料所展示的情景中。

2.将带有翻译的教学材料发给学生,并进行讲解。在这一阶段,可以使用母语、外语和肢体语言。然后给学生时间让其阅读欣赏课文内容。

3.教师播放音乐,在音乐中朗读。音乐与课文要比较协调,学生可以随着音乐的起伏和节奏跟着老师默读或者记笔记。可以变换音乐的类型,让学生听老师朗读。课程在音乐中结束。

4. 教师建议学生睡前朗读课文。

5. 第二天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活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阅读、复述和翻译,可以角色扮演、做游戏等等。

评价

优点:将人类无意识或超意识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外语教学是独树一帜的。音乐的运用使得学习者在一种轻松自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放松紧张的精神压力,诱发超级记忆能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过分依赖环境,教学条件要求过高,依赖母语讲解,忽视了语言知识的训练。

最后修改: 2020年02月28日 Friday 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