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报名咨询
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1.对比分析理论

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学研究应该对语言形式进行细致的描写,这是对比分析的基础。

有学者认为,严格说来对比分析理论不属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因为它的研究对象并不是学习者。但这一理论假设对早期的二语习得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一般而言,要论述早期的二语习得理论大都是从对比分析理论讲起。

对比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

对比分析的思想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被提出,通过将目的语和母语进行分析来编写教材。

20世纪60年代语言学家拉多(Robert Lado)对对比分析的内容、方法和理论依据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两种语言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如果目的语和母语相似,就比较容易习得,如果目的语和母语差异较大,习得就相对困难。

对比的目的是预测和描写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可能引起或不会引起困难的地方。对学习者的偏误进行解释。

由于目的不同,出现了强势说和弱势说:

强势说认为学习者的难点是可以预测的。强调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认为母语负迁移是造成二语学习者错误和困难的主要原因。

弱势说认为学习者的偏误是可以解释的。重点关注学生的错误,通过对比分析解释学生的偏误。

 

迁移:

母语对二语学习的影响,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迁移”。

目的语与母语结构相似--正迁移。

目的语与母语结构差异大--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是对比分析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假设。

对比分析是一种共时的语言研究方法,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难度等级模式

最初对比分析的目的是找出两种语言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很快人们意识到它们在习得过程中的“难度”是有差异的。他们认为,两种语言的差异越大,难度越大。

普拉克特(C·Practor)1967年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差异的角度提出了对比分析的“难度等级模式”:

对对比分析理论的评价

对比分析理论提出以后,在欧美引起了第二语言教学的变革。对比分析甚至成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原则。

基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对比分析理论有一套严密的对比方法和程序,丰富了普通语言学理论。

对比分析对中介语偏误以及学习者可能遇到的难点和错误进行的预测,对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比如可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帮助有效地制定大纲、编写教材等,同时也能一定程度地解释教学中产生的语言问题。

但是,对比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两种语言系统对比的差异不同于语言习得的难度。比如根据难度等级模式确定的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很难掌握;难度等级高的语法项目,有时并不是语言教学的重点。

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不只是母语的迁移作用,而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有些通过对比分析预测的偏误,在学习者实际运用中并没有出现。

对比分析只是对语言形式进行对比,忽略了语言的意义。

只是预测学生的偏误,而忽视学生已经出现的错误。

最后修改: 2020年03月1日 Sunday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