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报名咨询
Global searching is not enabled.
Skip to main content

1.外语教学法流派的特点及其趋势

纵观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学法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在争论中发展,在发展中互鉴。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个争论、发展、互鉴的历史。社会发展的需要,原有的教学法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外语的多种需求,于是就产生了新的方法和新的流派。从直接法与传统法的对立,认知法对听说法的批判,到自觉实践法对自觉对比法的否定,无不如是。第二语言教学法是一门反映语言教学客观规律,同时又是实用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一个新学派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原有教学法流派已经完全过时,因此出现了多学派共存、相互补充的局面。新学派既有一定的继承性,在某些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比如认知法就被认为是语法翻译法的现代版。

第二语言教学法是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具体体现,是对第二语言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化。比如,整体教学法就是基于对儿童语言习得的深入研究。虽然直接法借鉴了儿童习得语言的方式,提出了直观教学的原则。但随着人们的研究发现,儿童并不是主要靠模仿习得语言,而是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为了真正的交际目的,通过与别人往来,内化语言的规则从而形成语言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首先注意的是整体的意义,然后才是语言的结构。基于这一认识,20世纪80年代,整体语言教学法诞生了。它强调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结构—功能—话题整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语言运用和交际,注意使用自然的语言环境。整体教学法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教学界激烈的争论,虽然,其影响力目前越来越大,但对它的议论之声从没有停止。

第二语言教学法呈现综合之势。

各种教学法流派为了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采取了取长补短的方法,使得各种流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博采众长,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条件,优选出适合自己教学目的的最佳教学法体系。国外外语教育专家把这种综合化的趋势称为折中,有学者甚至认为,教学法的发展应该建立在折中主义的基础上。折中法的做法常常把一对相互矛盾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比如公开宣称折中法的美国匹兹堡大学鲍斯坦(Paulston)就提出了一种MMC体系,将语言训练中的机械训练(mechanical drills)、意义训练(meaningful drills)和交际训练(communicative drills)相结合。交际法折中融合了多种外语教学法的合理成分: 不仅继承了直接法重视口语教学的原则, 容纳了听说法的言语实践性, 借鉴了听说法的句型研究成果, 同时还吸取了语法翻译法的成功经验。(红色字体部分做个图配合,大概是不同的教学法成果都指向交际法)这是外语教学法折中融合的一个典型例子。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也是采取了折中的态度,集传统法、听说法、句型法、直接法、功能法等理论与实践于一身,互为补充,形成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汉语教学法。

由强调“教”转向强调“学”。

早期的教学法比如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等都是从教师的角度提供语言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对学生的语言习得和个体差异没有关注。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首先从语言习得者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获得语言的假设。此后,人们对儿童的语言习得、语言学习、语言习得顺序、语言监控模式、情感过滤等提出了很多假说,更加深入地解释了人类语言的习得机制,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深邃的视角。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语言教学的研究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关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如人本派的各种教学法强调学习者应该沉浸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愉快地学习。自然法则强调语言信息输入、理解及交际的过程,它综合习惯派和人本派各种教学法之长,向学习者输入大量“可懂”的语言材料,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消除学习者的感情焦虑, 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 最终提高学习者交际能力。目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已经成为语言教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为语言教学的发展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成为人们的共识。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交际功能理论创始人海姆斯(D . H. Hymes)认为,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人的交际能力不但应具有语言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运用语言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以后,交际性原则在许多教学法流派中都有所体现,比如自觉实践法、自然法等。20世纪70年代至今,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成为所有新式教学法的教学目标,一些传统的教学法,比如听说法也在向交际的方向靠拢,主要体现在增加语言的情景, 加强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外语教育家宣称:外语教学进入了后方法时代。他们认为,教学法只是影响第二语言教学的因素之一,意欲打破各种教学法对外语教学的权威主导地位。其核心观点是:外语教学不应迷信某种“方法”,而只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后方法概念的提出者库玛(Kumaravadivelu)在2006年提出了十大宏观策略来取代“方法”,即: 学习机会最大化、观念错配最小化、促进协商互动、提高学生自主性、培养语言意识、激活直觉探索意识、语言输入语境化、语言技能综合化、确保社会关联性和增强文化意识。但是这些教学原则与传统的教学法,特别是交际法的理念并不矛盾,因此后方法时代不是没有教学法的时代,而是更加强调了外语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和实践性,要求从某种教学法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殊性和个体性,博采众家之长,摈弃各家之短,立足自己的教学实践,探寻更加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