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报名咨询
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3.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外语学习的教学法体系。“任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填表、购物、根据天气预报决定旅游线路、选择物品、解决问题等。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是“在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重点在于意义的沟通。任务型教学要求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完成真实的任务,采用自然、真实的目的语,自由地进行交际活动,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产生时间:20世纪80年代

语言学基础:交际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认知心理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主要特点

1.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

语言教学课堂中的任务主要是那些接近或类似现实中各种真实事务的活动,学生在执行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接触、学习并使用语言。

2.强调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的真实性。

报纸、杂志、列车时刻表、超市的价格表、邮局的包裹单、菜谱、旅行日程安排、广告、照片和图画、产品使用说明等等都可以成为学习材料。

3.学习活动以表达意义为主,而不是以操练语言形式为主。

4.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任务型”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通过设计相应的交际情景传授新句型、新词汇,指导学生练习。

5.拓展文化视野,培养学生有策略的学习。

教学过程

任务型教学的教学过程基本划为三个阶段: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

1. 任务前(pre-task)

教师引入任务,教师要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提供相关的词汇、短语或句式,为任务的实施准备条件。具体活动有:通过图片、实物、图表等形式了解任务的具体目标;呈现新词语或短语的意义,但不讲解;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实施一项与主题任务相关的另一项任务;学生讨论实施任务的具体规划(具体内容、步骤、角色分工、语言形式)等。

2. 任务中(while-task)

任务中,也称任务环(task-cycle)。它分为3个小步骤:任务实施、计划和报告

(1)任务实施。小组合作、角色分工,每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独立或合作完成任务。教师观察、监督、帮助、激励学生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沟通。

(2)计划。个人或小组讨论向全班汇报任务完成的情况。这一环节要使学生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教师可以在旁边给予帮助,帮助学生完成报告。

(3)报告。个人或小组向全班汇报任务完成的情况,要求语言准确、流利。全班要认真听,并做笔记或录音。

3. 任务后(post-task)

专注于语言的操练。教师对学生报告中出现的语言知识进行分析,将使用的词汇、短语进行总结,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操练。

评价

1.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任务型教学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法体系的训练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5.任务选择比较随意,缺乏系统性、层次性、连续性。

6.以是否完成任务作为评价方法过于简单,对外语学习的适用范围有限。

7.学校外语教学很难有真实的情境和任务,更难在情境中完成真实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