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报名咨询
Global searching is not enabled.
Skip to main content

4.汉语教学的基本流程(2)

教学实施

一般来说,语言的学习的过程大都包括对语言结构理解、训练和运用等几个环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环节一般包括:

1.课前热身

课前热身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在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为正式上课做准备。课前热身常以问候、考察学生出勤情况、宣布教学计划等方式进行。

2.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真正进入语言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时间大约15到20分钟,主要包括复习旧课和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完整性,增强记忆、查漏补缺。

导入新课:主要功能在于使新旧学习之间能顺利地过渡与衔接,同时引起学生对新内容的兴趣。导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以旧带新(通过复习旧课带入新课)、情景带入(给学生输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示)、文化引入等等。

3.讲练新内容

讲练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包括对新内容的理解、训练和运用等。

不同的教学法流派对这三个环节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这三个环节安排的顺序也不相同。比如,

听说法:强调要让学生形成语言习惯,教学安排基本是训练—理解—运用

任务型教学:重视语言的运用,常以运用—训练—理解的顺序安排教学

汉语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法:以理解—训练—运用的顺序来安排教学。

比如“把”字句的教学。教师首先通过动作让一件事物发生了变化,从而让学生理解“把”的意义。然后通过变化“把”字句中的动词,来训练把字句的句式。

老师把杯子放在桌子上了。

老师把照片贴在黑板上了。

老师把衣服挂在衣架上了。

……

在句型练习后,教师通过组织活动练习“把”字句的各种活用。

4.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所学到的语言知识点、技能、策略方法、情感态度等进行总结。好的总结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过的内容,且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归纳作用。

5.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实际来进行。一般包括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任务作业等形式。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这个环节,既能反思延伸知识,把实践经验理论化,又能对教学不足进行及时“诊断”,以利今后矫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延申:行动研究

由于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目前在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已经将其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师行动研究理论。

行动研究是社会环境(含教育环境)内的个体参加的具有自我反思性质的研究法。

行动研究在第二语言教学界刚刚兴起,教师参与对自己课堂的反思和研究,将研究和反思的成果再一次付诸实践,在这样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汉语教学的认识,同时借助这一实践提升自我修养和专业素养。

教师反思的步骤一般包括:确定反思问题——研究该问题成因——找出解决方案——验证方案——回到第一步。

第一步确定反思问题:一般来说,教师之所以需要进行反思性研究,是因为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采用反思教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步研究问题成因: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询问或课堂录音、录像等方式将问题记录下来,并探索成因。

第三步找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很多种。

做教学日记。教师在每次下课后将自己当天的表现按照“一般性经验总结”的格式记录下来,并尝试总结出当天的进步、启发和仍存在的问题,为第二天的教学做准备。

问卷调查。直观的帮助教师找到问题所在并根据问题想出解决方案。

课堂观察和录像。通过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纸质或语音、音像的记录,在回看时能找出问题所在帮助教师解决问题。

第四步经验运用到下一阶段:在积累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将所得到经验运用到下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去,并在应用过程中同时记录,检测新发现是否能够真的作用于教学。然后再次重复这一过程。

总结

教学反思可以运用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甚至是教师的教学观。所以,教学反思能够十分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职业素养的飞跃。

但是对教师的教学行动研究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教师能够不断地将所发现的问题和心得及时进行梳理和反思,并应用于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去,这种螺旋上升式的发展过程,能够真正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Last modified: Sunday, 1 March 2020, 3:5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