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和自我完善

自我的定义和结构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具体地说,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自我的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大约要经过20多年时间,综观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四个阶段。

1.自我意识萌生时期(生理自我形成发展期)

在生命降生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婴儿一般在8个月龄左右,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到1岁左右,儿童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例如,当他手里抓着玩具的时候,他不再把玩具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1周岁以后,儿童逐步认识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不过,他只是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他从成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并且像称呼其他东西一样地称呼自己。

一般到2岁左右,儿童逐渐学会用代词“我”来代表自己。3岁左右的儿童,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出现了羞愧感与疑虑感。当做错了事时,会感到羞愧;当碰到矛盾时,会感到疑虑。出现了占有欲和嫉妒感。儿童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独自占有,不愿与人共享;如果母亲对其他儿童表现出关心和喜爱,他会产生强烈的嫉妒感。第一人称“我”使用频率提高,许多事情都要求“我自己来”,开始有了自我独立的要求。应该说,3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行为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以自己的想法解释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

2.自我意识形成时期(社会自我形成发展期)

3岁到青春期这段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个体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游戏、学习、劳动,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步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伙伴角色、学生角色等。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他们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

青春期以前,个体的眼光是向外的,引起他们兴趣和注意的是外部世界,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视而不见。他们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但是,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情绪视为某种客观上伴随行动而产生的东西,不懂得情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也不善于应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只是照搬成人的观点作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3.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心理自我形成发展期)

从青春发育期到青春后期大约10年时间,是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自我观念渐趋成熟。青春期,个人无论在生理、认识或情绪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如性的成熟、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感受性的敏感,都是造成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这一时期,个人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自我意识分裂为观察者的我(I)和被观察的我(me),因而个人就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认识和考量自己的心理活动。

二是个体能够透过自我去认识客观世界,即由自我的观点来认识事物而不是从他人的观点去考量事物。

三是个体价值体系的发展和理想自我的活动,总是与自我观念的发展相联系。

这时,个体常常强调自己所具有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性,以及认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对于自己的重要性。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到了青春期,青年要求独立、自治的意识强烈,更想摆脱成年人的影响束缚。

一般地讲,青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自我明显的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即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矛盾斗争的加剧。两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便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也不能形成。于是青年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他们可能忽而只看到自己的这一方面,又忽而只看到自己的那一方面;时而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时而又不能这样做;时而肯定自己,时而又否定自己;时而感到自己什么都行,时而又感到自己特别幼稚;时而对自己充满自信,时而又感到自己无能,对自己不满等等。

4.自我意识完善时期(自我意识同一期)

如果说青春期自我意识是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那么青年期之后个体的自我意识则是完善和提高阶段。即主体我与客体我、理想我与现实我经过激烈的矛盾和斗争,重新实现统一的时期。这种统一是在新的水平与方向上的协调一致,使现实我努力符合理想我的要求。当然,矛盾斗争的同一结果有两种可能性,积极的结果是形成新的真实的自我统一,使人增强自信,努力奋斗,有利于自身发展;消极的结果是形成歪曲的自我统一,或自卑,或自负,影响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正是一个人人格成长的过程,忽视了每一阶段的健康成长,都会给人带来终生的遗憾。

自我的文化差异

对于某些人而言(特别是那些西方工业文化中的人),个人主义是很盛行的。身份更多是独立的。青春期是与父母分离的时期,个体开始依靠自己,并且开始定义个人独立的自我。西方文化中的心理学假定,定义一个人的可能性自我并相信他具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会使他的生活富足。在20世纪结束之前,个人主义已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主导声音。

而亚洲、非洲和中南美地区的本土文化则把集体主义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这种文化孕育了相互依存的自我。这种文化中人们更多地进行自我批评,却很少自我肯定。特性被更多地定义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

1.他人的反馈

通常,与某一个体关联较多的人会对他的品质、能力、性格等给予清晰地反馈,从而增强这个人对自己的了解。

应用举例

例如,当一个学生被家长或老师告诫要更加大胆、更加主动、更加勤奋一些时,他便会从反馈中得知:自己有些害羞,不够主动,学习不够勤奋。

特别是当很多人看法一致时,人们就会相信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从而确定自己是这样的人。

激励对成长中的个体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人说:“优秀的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受到否定性评价、经历挫折过多时,个体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是后天形成的,特别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产生“习得性无助”后,会消极地面对生活,经常没有意志力去战胜困境,而且相当依赖别人的意见和帮助。

2.反射性评价

在生活中,有些与自己生活关联不大的人,有时并不会给予自己清晰明确的反馈,但可以从他们的态度与反应中来了解自己。反射性评价是指我们所知觉到的其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反射性评价对自我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应用举例

例如,有的学生在上学时会感到“不合群”,怀疑自己的性格不够好或者做错了什么事情,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认同。

3.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

人们也常常依据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如当个体参加公益事业时,会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内部线索如想法、情绪来了解自己,而且比外显行为更准确,因为行为易受外在压力的影响,更易伪装。个体的行为既具有外显性,更有内倾型,因而依据自己行为的判断为自我的确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社会比较

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自我、评估自我,为此,在缺乏明确标准时,人们常常和自己身边的人或者与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较。没有社会比较,就没有自我的进一步优化。社会比较并不总是向着积极的方向,它分为向上比较、向下比较与相似比较。当个体的目的与动机不同时,采用的社会比较策略也不相同。

应用举例

例如,自我保护与自我美化的动机促使个体与那些不如自己走运、成功和幸福的人相比;而自我成功动机强的人更倾向于向上比较,与那些比自己更加成功的人比较,促使自己更加成功。

完善自我的主要途径

1.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认识自我是建立健全自我意识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就能量力而行,确立合理的理想自我,并会为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个体可以通过他人的反馈、反射性评价、自身的行为和社会比较等方式认识自我。

2.学会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是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的核心和关键。悦纳自我是指对自己本来面目的认同、肯定态度。发展积极健康的自我体验,是适应社会的前提。一个人只有肯定、认同自己,才会有自豪感、自尊感,才能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我。悦纳自我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创造机会,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

个体对自我的信心来源于成功体验,对大多数人来说,成功的喜悦将成为个体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成功将会带来更大的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要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参加适合自己的工作或活动,扬长避短,凸显优势,获得成功体验。

二是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如果对自己的能力认知不准确,对将要遇到的坎坷估计不足,对自己期望过高甚至脱离现实,很容易遇到挫折,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只有学会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基于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目标,在达成目标后才能使自己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

3.有效控制自我

控制自我是主动定向地改造自我的过程,也是个体对待自己的态度具体化的过程。有效地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意识,改善自我的根本途径。

增强自我调控能力,首先要合理定位理想自我。理想自我是自我意识在个人成长目标方面的一种形象表达,是在自我认识、自我悦纳的基础上,按照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确立的自我发展目标。在确立理想自我后,个体要积极成长,不断学习,并主动与社会建立相互适应、相互完善的关系,积极展示自我,在实践中磨练自我,积极自省,分析自我,不断修正、完善自我,追求超越自我。

最后修改: 2020年02月20日 Thursday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