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

想一想

我们常说对某人印象好,对某人印象不好,对某人印象深刻,对某人没有什么印象。那么,当我们使用“印象”这一词语时,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印象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和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就是 印象形成

印象形成的规则

在实际的社会认知过程中,人们会利用和组织各种信息,来形成对他人的完整印象,进而判断他人的个性和内在品质。

1.一致性

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人们趋向于把他作为协调一致的对象来观察。尤其是在评价这个人的时候,观察者不会做出相互矛盾的判断,一个被认知对象不会被看成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既是诚实的又是虚伪的,既是热情的又是冷酷的。即使关于某个人的信息资料自相矛盾时,人们也极力消除或减小这种冲突,把被认知对象视为具有统一的整体(如下图所示)。当然,对他人的认知并不总能达成一致性的印象,也有这样的时候,关于某人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十分矛盾,使得大多数人无法按照一致性的原则加以把握。然而,人们不会彻底放弃一致性原则,依然有着把他人各种特性协调组织起来的强烈愿望。

印象形成的一致性作用

2.评价的中心性

奥斯古德等人在一项实验中发现,被试用于描述印象的形容词涉及三个基本范围,即评价(好—坏)、力量(强—弱)和活动(积极—消极)。也就是说,个体基本上是从评价、力量、活动三种角度来描述对一个人的印象的。这一发现揭示了印象的内涵。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印象的三个方面中评价是最主要的,能够影响有关力量和活动特性的描述。一旦人们判断出一个人好坏来,对此人的印象也就基本上确定了。

罗森伯格等人进一步对评价范围加以区分。他们认为,人们是根据社会特性和智能特性来评价他人的。他们把最常被评价的特性列成表(如下表所示)。后来,汉密尔顿等人的实验证明,让被试看到更多关于社会特性的信息,一般会影响他们对别人的喜欢程度。如果让他们看到更多智能方面的特性,则会影响他们对别人的尊重程度。

表 用于评价他人的社会特性与智能特性

评价社会特性智能特性
好的评价

助人的

真诚的

宽容的

平易近人的

幽默的

科学的

果断的

有技能的

聪明的

不懈的

不好的评价

不幸福的

自负的

易怒的

令人讨厌的

不受欢迎的

愚蠢的

轻浮的

动摇不定的

不可靠的

笨拙的

3.中心特性作用

中心特性是指对印象形成有强烈影响的那些个性特征。在人们形成印象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

心理学实验

在一项经典实验中,阿希给被试呈现描述某个人的形容词表,对于其中一组被试所用的形容词包括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注重实际和谨慎。又给另一些被试一张表,上面将形容词做了一点变动,即把“热情”换成“冷淡”。然后,让两组被试分别谈谈自己的印象。结果发现:两组被试所形成的印象很不相同。例如后一组被试中只有大约10%的人相信表中所形容的人会是宽宏大量的或风趣的,大多数被试认为这个人斤斤计较、毫无同情心、势利;而前一组的被试中则有90%的人把他描绘成慷慨大方,77%的人认为他是风趣的。阿希指出,热情和冷淡这两种特性是印象形成的“中心特性”,这两个词的互相替换导致被试的印象出现显著的差别。相比之下,如果用“礼貌”和“粗鲁”代替“热情”和“冷淡”,它们各自所产生的结果却没有很大差别。因此,阿希推论说礼貌和粗鲁不是中心特性。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中心特性的作用比原先阿希所说的要复杂。威西纳等人指出,一个具体的特性是否是中心特性,首先取决于描述一个人的其他信息,其次取决于他人做出的判断。换言之,如果关于其他特性的信息很多,“热情”和“冷淡”的具体作用就可能被削弱。同样,当要求一个人对运动技巧做出判断时,“热情”和“冷淡”可能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影响了。然而,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限制,中心特性对大多数印象的形成过程都有着重要影响。

印象形成的方式

如果你碰到一个陌生人,并注意到他为人大方、聪明、富于同情心、个子矮小,不修边幅,你怎样将这些片断的信息结合起来形成对他的整体印象呢?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种模式。

1.平均模式

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中并不是简单的把他人的多种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应用举例

比如,如果我们仅仅觉得对方是真诚和机智的,那么我们就可能对他有个较好的印象,因为这两个特性很合意,有较高的价值;“随便”和“健忘”是较少有吸引力的特性,它们的价值较小,这样当把它们考虑进去时,就会减少特性的平均价值,使我们对那个人的印象不再那么奸。假设“真诚”和“机智”各为+3,“随便”和“健忘”各为+1,上述的计算结果是:

第一种情况(+3+3)/2=3

第二种情况(+3+3+1 +1 )/4=2

显然,在第二种情况下印象较为逊色。

2.加法模式

加法模式的观点认为:人们在整合印象信息时,会将收集到的对象的全部特性加以单独评价,积极特性会得到正向的评分,消极评价会得到负面的评分,最后再综合全部评分的综合作为形成印象的依据。无论是积极评价还是消极评价,在增加模式中,其对印象形成的贡献都是累积的,即如果某个人的积极特性越多,那么人们对他的印象就会越好;相反,如果某个人的消极特性越多,那门人们对他的印象就会越差。

这种模式表明人们形成印象并不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而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的。仍以前面的例子来说明,那么计算的结果是:

第一种情况+3+3=6

第二种情况+3+3+1+1=8

加法模式和平均模式在解释印象形成时,所依据的分值含义是不同的。加法模式所强调与侧重的,是整体得分越高,整体印象就会越好。那么,在解释人们印象形成的过程时,究竟哪一种模式更为准确,更符合实际情况呢?实验研究证明,大多数人倾向于支持平均模式,认为平均模式更能说明人们印象形成时的细节。

3.加权平均模式

许多人在形成对于别人的总体印象时,不只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多少及特征自身的明显程度,而且还逻辑地考虑每一个特征的重要性,因此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首先按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的结果,正是权数与明显度的积。

应用举例

例如,A、B两者尽管特征数目、性质及明显度都相同,但由于二者的特征在总体评价上的重要性不同,那么,按照加权平均模式,二者最后给人的总体印象也是不同的。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下表的计算中看到。

AB
特征 明显度权数 特征 明显度权数
活泼 +5×3=15 友好 +5×3=15
有魅力 +5×3=15 兴趣广泛 +5×3=15
吸毒 -3×5=-15 不整洁 -3×2=-6
15 24
加权平均值 15÷3=5 24÷3=8
结果:B总体印象分高于A

4.中心品质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印象形成的效应

在我们实际的印象形成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典型事件,社会心理学家们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所谓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晕轮效应”等概念,对此我们可以做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1.首因效应

所谓的“首因”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即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如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很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左右人们对他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解释。

这种效应带来的问题是:当人们只获得了有关他人的少量信息时,就力图对此人的另外一些特征进行推理、判断,以期形成一个统一和致性的印象。

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家卢钦斯(A.S. Lochins)1957年以实验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这一经典实验是这样进行的:他用两段杜撰的故事(描写一个叫詹姆的学生生活片断的文字)做实验材料,这两段文字描述的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性格。卢氏将两段文字用两种方法加以组合:一种是将描写詹姆性格外向的材料放在前面,描写他性格内向的材料放在后面;另一种则顺序相反。他将组合不同的两种材料,分别让水平相当的中学生阅读,并让他们对詹姆的性格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先阅读的那段材料,在被试对詹姆的性格所进行的评价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也在利用首因效应,通过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来为下一步的继续交往打下基础。但应该指出的是,了解了首因效应的存在,也会促使我们要全面了解他人的情况,不要因“先入为主”而对他人形成偏颇的印象。

2.近因效应

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近因”,一般指后成因,也即最后的印象。所以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心理学实验

有关近因效应的经典实验也是由卢钦斯做出的。他曾经以不同的呈现方式,重复了前面的那个实验,并且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也即在被试阅读有关詹姆性格的两段文字进行评价时,受后面阅读材料的影响更大。

想一想

怎样解释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这一似乎矛盾的现象呢?换言之,什么情况下首因效应起作用,什么情况下近因效应唱主角呢?

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多方解释。卢钦斯认为,当两种信息连续出现时,首因效应明显;而当两种信息断续出现时,则近因效应较为突出。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的作用;而与熟人交往时,则近因效应有较大影响。

3.光环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的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之为“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也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对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了好的印象后,就会认为这个人切都好;反之,若发现某人某些方面不好,就可能认为他什么都不好。比如,我们会认为一个外表迷人的人,也会更聪明;或者认为一个不诚实的人,也会不善良等等。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都曾对此进行过研究,并且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心理学实验

社会心理学家戴恩(K.Dion)等人,分别向人们出示长相漂亮般和较丑的人的照片,要求被试就几项实际上与长相无关的特性,来对照片上的人进行评价,长相漂亮的人,几乎在所有特性上都被评得最高,而长得丑的人则被评得最低。

实际上,光环效应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我们常常所说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等等,就是该效应的典型例子。同样的事件还如:“疑人偷斧”、“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等等。因而,这也提醒我们,要注意对别人观察的客观性和全面性,避免偏听偏信和以貌取人,“不以流之浊,而污其源之清。”

4.投射效应

人们的认知活动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那就是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通俗地说也就是“推已及人”或“以己之心,度人之腹”。strong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投射效应”。比如富于攻击性的人,往往会认为别人也生性好斗;本性善良的人,当然也总不相信别人会加害于他;而疑心重的人,则往往会认为别人也不怀好意等等,都属于印象形成时的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感情投射就是其中的一种。感情投射就是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跟别人谈论的话题就总是离不开这一事物,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不能引起别人共鸣,就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这就是投射效应产生的结果——导致对他人的认知障碍。

投射效应的另一种表现,是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越看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物越看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因而表现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自己所喜爱的人或事物,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或事物。这种情况在恋爱期间较为常见。有人热恋时,常在周围人面前吹嘘自己的男友如何完美无缺;一旦失恋,又因对男友的憎恨之情而将其缺点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人们总是认为自己喜爱的对象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对象是丑恶的。这种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交往对象身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使人失去了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认知的客观性。

由于人有一定的共性,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对别人作出的推测是比较正确的。但是还应看到,人与人之间毕竟有差异,因此推测也会有出错的时候。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子女身上,要他们子承父业或是替自己完成未竟的心愿……其实人与人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如果“投射效应”倾向过于严重,总是以己度人,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

5.仁慈效应

所谓的“仁慈效应”也叫宽大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他人的特性进行评定时,好的评价常多于不好的评价。许多实验表明:无论对方是不是熟悉的人,在被试对他们的评价中总是肯定多于否定。有些社会心理学家解释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接受,因而经常会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意愿,放宽对他人的尺度。

6.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一般说来,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文化背景中的人,总会表现出许多心理与行为方面的相似性。比如,同一民族或国家的人,就会有大致相同的风俗习惯、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等,而职业、年龄、性别、党派等均类似的人,在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等方面也会较为接近。如商人大都较为精明,女性温柔体贴等等。这些相似的特点被概括地反映到人们的社会认知中,并被固定化,便产生了所谓的社会刻板印象。就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而言,人们的刻板印象一般是经过两条途径形成的:其一是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的接触,然后将一些特点加以固定化;其二是根据间接资料如他人介绍、传媒的描述等形成对某个群体的概括性印象。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刻板印象来自第二条途径。

客观地说,社会刻板印象并非全是不好的,它对人们的社会认知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从积极方面看,社会刻板印象中往往包含了一些真实的成分,它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情况。同时,社会刻板印象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为人们迅速适应社会环境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从消极方面看,由于刻板印象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往往使人们的认识僵化和停滞,这势必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

印象管理

1.印象管理的概念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是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也就是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印象形成是信息的输入,是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而印象管理是信息的输出,是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2.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情景里,每一个体都承担着许多的社会角色。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的期待。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个体就要实施有效的印象管理。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情景,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

3.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在都知道对方在不断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会技巧,常见的策略有如下: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应用举例

比如人们认为外表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而外表最容易为他人所知觉,所以个体往往留意修饰外表,尤其在异性面前更加如此。

(1)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个体的真实自我也许不受他人和公众欢迎,为使他们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常常把真是的自我隐藏起来,好比戴上一副“面具”;同时,通过各种办法自我抬高,让他人觉得自己在总的方面或特殊的方面很优秀,也可以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自我抬高的人往往会成人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

(2)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应用举例

例如,教师在学生面前作出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行动。

(3)投人所好

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往往投其所好,采取自我暴露、附和、谄媚等手段。

拓展阅读

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方法

在自我表现过程中,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如何才能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使自己与别人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使我们在同别人发生相互作用的开初,就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呢?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在初接触陌生人的新的社会情境中都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进行自我表现,他们在新的情境中的自我表现往往拘谨、缺乏自发性、自我感觉也不自然,从而很难给别人留下积极、深刻的良好印象。在我们这种权威社会结构里,虽然也有相当多的人当自己的社会身份处于优势时.自我表现较少受到情境的约束,但他们也同样会出现过于自我显示的不足,最终给人留下一个恶劣的第一印象。

怎样表现自己,才能给别人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呢?

社会心理学家艾根1977年根据研究发现,在同陌生人相遇的开初,按照SOLER模式来表现自己,可以明显增加别人对于我们的接纳性,使我们在别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

SOLER是由五个英文单词的词头字母拼写起来的专用术语。

其中:

S表示“坐(或站)要面对别人”

O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

L表示“身体微微前倾”

E表示“目光接触”

R表示“放松”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按照SOLER方法来表现自己时,会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很显然,这幅图画会给人一个“我很尊重你”,对你很有兴趣;我内心是接纳你的;“请随便”的轻松、良好的印象。心理学家们发现,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在社交场合运用SOLER技术,而改变其他不适当的自我表现习惯,可以有效地增加别人对我们的好感,增加别人对我们的接纳性。

拓展阅读

自我表现的原则

(1)角色获得

在我们与任何人的交往中,别人对于我们应当如何行为都有一定的期望。当我们的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时,别人的期望得到了实现.情感上就会有愉快地感受,并自然地产生对我们悦纳的情感反应。相反,如果我们的行为不符合人们的期望,人们的期望没有得有得到实现,则人们在情感上就会有不愉快的感受,并自然地产生对我们拒绝的反应,我们的行为越是偏离人们的期望.人们的失望也越强。相应地,情感上对我们的排斥也越大。严重时,别人对我们的不愉快会转化为直接的厌恶。

大量的科学研究揭示,了解别人期望的最有效途径是“角色获得”,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待定交往情境中的期望与情感。通过角色获得,我们可以知道别人在特定条件下期望我们怎样行为,从而了解此时此刻我们怎样表现是恰当的。由此,我们就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其可以符合我们的愿望。心理学家发现,通过角色获得的途径.我们可以十分细致地了解别人在特定条件下对于我们的感受。如果需要,我们甚至可以知道应该选择怎样的姿势,用多高的声音说话,等等。

(2)相互支持

交友过程中使我们自我表现达到良好效果的第二个条件,是自我表现必须不侵犯别人的尊严。社会生活有如舞台,每一个人都在扮演一种角色。人们通过扮演角色的过程来实现自己的社会职能。每一个角色扮演者,对于自己的角色形象都有一种期望,如果自己的角色扮演符合了白己对角色形象的期望,则人们就感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就有了“面子”,有了尊严。当人们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角色形象的要求时,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窘迫。如果是别人损害了人们的“面子”,使人们的尊严受到威胁,则人们就会对其持高度排斥态度。所谓成功的社会交往,实质上就是交往双方以各自的自我表现相互支持,即使对方的期望得以实现,同时也达到自己的目的。即行为要于人有益,于已有利。许多人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懂得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一伤俱伤,一败俱败的道理,在别人出现失误或面临困难而不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期望时,不是积极帮助别人弥补失误、渡过困难,而是袖手旁观,幸灾乐祸甚至增加别人的困难。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已经证实,这种方式最不利于友情的维持与发展。而在别人尊严面临威胁的关头给予别人有力的支持,则可以有效地将双方的友情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最后修改: 2020年02月20日 Thursday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