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内涵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1.态度的特点

2.态度的成分

一般认为,态度有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

由于上述三种成分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A(affection,情感)、B(behavior,行为)、C(cognition,认知),我们称之为态度的ABC模型。

从态度的ABC模型中可以看出,有时态度可能直接表现为某种情感,如“不喜欢住在城市”“讨厌势力的人”等;有时态度也会表现为某种认知观点,如“颜色鲜艳的衣服会显得人不够稳重”“进口食品要比国产的好”等;有时态度也会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中,例如,有人从不购买彩票,有人经常邀请别人到自己家拜访。

从社会心理学来看,认知因素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因素是在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因素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一般情况下,这三个要素是协调一致的。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1.态度的形成

态度不同于一般的认知活动,它具有情感、意向等因素持久、稳固,所以形成态度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准备和孕育。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依从

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已从事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认同

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越属于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内化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已将新的观点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个体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

2.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态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个体态度的形成,一方面要受社会生活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联想、强化和观察等方式不断学习的结果。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从个体出生到生命结束都存在着。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要求和制约,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浴移默化以及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具有多元性:即积极与消极并存;选择性:只有让个体了解或接触事物的某些方面,才能使个体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持久性:即这种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用且伴随个体一生。

(2)家庭的影响

对于个体的态度的形成,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影响,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及以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人最早的启蒙老师往往就是自己的父母,从父母那儿获得的知识,又往往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形成某种态度的最初知识。这种早期形成的态度,一般都会被保持到成人期,有些态度则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

家庭及父母的影响,还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的生活方式而表现出来。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包括以血缘辈分为基础的长幼先后关系和互相间的情感关系。特别是情感关系较为融洽,则相互之间的影响就较大,在态度上也趋于接近或相同。此外,家庭共同的生活方式对儿童态度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若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民主、平等气氛家庭中的孩子,也就容易形成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态度,学会平等的方式与人相处,用民主的方式解决问题。可见,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以及以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同伴的影响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同伴、朋友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大。个体开始经常把自身所持有的态度、观点与自己同伴的态度、观点做比较,并以同伴的态度、观点做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态度,使自己与同伴保持一致。纽科姆研究了大学新生四年中,在自由派态度和保守派态度上的变化,发现原先相当保守的新生.在入学后因逐渐受到高年级学生较为开放和自由态度的影响,到了毕业的时候,也已经变得相当的开放和自由了。

(4)团体的影响

个体自身所参加的团体对其态度的形成也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每一个团体都有其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并要求其团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当个体参加了某一团体之后,其言行就必须与团体的要求或标准保持一致,由此,通过团体对个体的这种影响和约束作用,即可促进个体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5)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也称模仿学习。主要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言行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同样可使个体学得许多新的行为。通过观察他人而进行的态度学习,基本上是依靠在观察以后对他人进行的模仿而实现的。一般来说,模仿还受强化的影响。个体在对学习对象有了较好的观察,又受到了强化因素的激励后,就能较好地进行模仿,从而习得一种新的态度和行为。

3.态度的改变

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转变。态度转变就是说服的过程。

(1)态度转变模型

改变人的态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因为在态度改变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因家,要有效地改变他人的态度,势必要充分把握这些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也就是说,针对各种各样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各种各样因素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对策。把握改变态度的方法与技巧,这是态度改变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1959年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提出了一种以信息交流过程为基础的态度改变模型——说服模型(如下图所示),其有效性得到了社会心理学界的公认。

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在上述模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影响态度改变的各种因素,而说服的效果也是由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或作用所决定的。在该说服模型中,霍夫兰德指出,任何一个说服的过程,都是从“可见的说服刺激”开始的。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位信息的传播者——也即说服者,他对某一问题有一定的看法,并力图说服他人也持有同样的看法。要做到这一点,说服者必须设计好一套“传递的信息”,即对传递的信息内容精心组织,对信息传递的方式精心安排,以说服他人相信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诱使和劝说他人放弃原有的态度、立场,从而和他自己的观点与态度相一致。同时,这一说服过程并不单纯是在传递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的,这里有一定的客观情境在影响着说服的效果。

此外,说服效果还受到被说服者——目标对象本身特点的影响。被说服者并非全然无知的人,每个个体早已有其态度及特质存在,而这些事前的态度及持质,将影响其对有关说服信息的接受程度。由此可知,在改变他人的态度过程中,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态度改变的复杂性,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有效地利用各种相关因素来进行态度改变的工作,既要把着眼点放在信息的组织和增加态度改变的策略上,还要把注意力放在了解被说服者原有的见解,以及其人格特点等产生的抵抗力方面,以及我们如何利用自身的特性来提高说服的力量和效果。总之,认识到影响说服效果或态度改变的因素,是研究说服效果,提高说服质量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2)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1)说服者——信息源

在说服和态度改变的过程中,说服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更容易相信善良而完美的人,无论在什么问题上都会是这样。因而,在改变态度的过程中有的人费尽口舌印可能毫无效果,而有的人通过会心的交谈,却会引起被说服者心悦诚服地改变其原来的态度。也就是说,被说服者会在接受传递信息之后改变原有的态度,说服者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考虑说服者本身的作用和因素时,社会心理学家们一般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包括专业性、可据性、吸引力等因素。

①专业性

专业性又称专家身份,是指说服者的身份具有使人信服的权威性。使说服者具有权威性的因素很多,诸如说服者所受的教育程度、专业训练、社会经验,以及其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等。这些因素,能够使说服者在目标对象(被说服者) 的心中,成为某方面的权威形象。一般来说,说服者的权威性越大,目标对象中改变自己态度的可能性就越大。

心理学实验

阿隆森与其同事,曾对此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在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者告诉被试,他们正参与一项美学评估活动,要求被试对一些诗歌样本进行评价。当一些被试者对其中的某一作品作了否定的评价后。实验者告诉被试,有人对他们所否定的诗却评价很高。这时,其中一部分被试被告知,作出这一肯定评价的是当时著名诗人爱略特;而另一部分被试则被告知,作出肯定性评价的是一位普通的师范学生。然后,让所有的被试重新评价这首诗。其结果是,获悉著名诗人对这首诗评价很高的被试,大都改变了其原先的否定态度、给予了相应肯定性的评价;而获知师范学生对这首诗评价很高的被试,则很少有人改变原先的态度。这一实验说明,威信高或具有权威形象的说服者,比起威信低或不具权威性的说服者,其意见所引起态度变化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②可靠性

所谓可靠性,是指使目标对象对说服者相信的程度。一些与说服者直接有关的因素,比如说服者的人格特征、外表仪态及讲话时的信心等,都会影响到这种可靠性。例如若是说服者在讲话时结结巴巴、犹犹豫豫,那么他就远不及讲话时果断有力、信心十足能够使人感到可靠和可信。另一个影响可靠性的因素,是说服者的意图和动机。不论说服者的专业性如何,目标对象相不相信他的公正是至关重要的。在社会心理学家所进行的有关研究中,当说服者所提出的主张与其自身利益完全相反的时候,他的影响力也就会最大。因此,对于说服者来说,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让其按说服的对象,相信他是一个公正、客观而无偏见的人,要让被说服者了解他之所以提出某种主张,决不是别有用心和谋取私利。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改变他人态度时,要注意避免过于吹捧自己,避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避免因此而引起的负向效应。

③吸引力

说服者所具有的吸引力,也会明显影响到说服的程度和效果。通常,说服者越是具有吸引力,也就越可能增加其说服力和说服的效果。在这里,吸引力主要是指说服者是否具有一些令人喜欢的特征,以及其受人喜欢的程度,不论这种特征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喜欢一个人的程度越高、那么受其影响而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会越高。喜欢引起态度改变的原因,是由于人们试图认同、愿意接近一位自己所喜欢的人,进而往往采取那个人的态度.包括那个人的爱好和行为方式等:所以喜欢和吸引力,便构成了引起态度变化的因素。

2)信息传递的方式

改变态度的过程,实际是一个通过传递信息作用于目标对象,从而引起态度变化的过程。由此可见,在说服和态度改变的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内容和形式也会影响到说服的效果。也即就说服和说服过程而言,不仅要看是什么人说的,而且还要看他是如何说的,以及说的是什么。

①信息的差异性

要改变目标对象的态度,说服者所提供的信息,必然会与目标对象已有的态度形成对比,这种对比或差异的存在,是促使态度改变的压力;差异越大,促使改变的潜在压力也愈大。

但是,差异越大会产生更大的压力,但并不一定导致更大的态度改变。有两种因素影响着二者差异间的关系:一、当差异变得异常大时,被说服者会发现,自己已经很难使其态度改变到足以消除这些差异;二、一种差异极大的信息,会使个体对信息来源的可信性产生怀疑。所以,当差异程度很高时,个体倾向于贬低信息来源,而非改变态度,以减少压力。因此,当传递的信息与被说服者原有的态度差异逐渐增加时,上述两个因素便开始起作用,这种态度改变会变得困难,而拒绝说服者的情况则变得容易发生。

②信息的情绪性

要改变目标对象的态度,说服者既可以借助理性说服,也可以借助情绪唤醒,也即平常人们所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尽管两种方式的说服效果较难区分,但一般说来两者相比较,情绪唤醒的说服要有更好的劝导效果,能激发好感或能引起恐惧的信息,会更容易促使态度的改变。在日常生活中,说服别人做某件事的最自然方法之一,往往也就是唤起人的恐惧感:母亲告诫儿子,如果过马路不看清楚红绿灯,就可能会被汽车压死;传教者也常以打入地狱来规劝其教徒的行为;环境学者警告,环境污染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链,最终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的打击,以此来劝导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一般来说,在多数情况下,唤起恐惧能增加传递信息的说服力。但唤起太大的恐惧,却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如果使人们过度害怕,可能会使他失去行动的动力,或因受到太大的威胁.而企图否决其危险性来拒绝传递的信息。然而,在适当的水平下,唤起恐惧或利用被说服者的情绪认同,将会有助于态度的改变。

③信息的组织性

要改变目标对象的态度,说服者还可以通过对信息内容进行不同的组织,来增强说服的效果。对此可参考以下两种分析。

一、单方面传递与双方面传递。单方面传递又称单方面论据传递,是指在说服过程中,说服者只是单方面地表明对自己有利的论点。双方面传递又称双方面论据传递,是指说服者在说服过程中,既表明自己的论点和优越性,也指出与自己相反的论点存在的价值,并巧妙地让目标对象领会自己的论点优于其原有的论点。

实验结果表明,单方而传递与双方面传递的说服效果,并无绝对的优劣差别:其对态度改变的实际效果,一般取决于下列两个因素:其一是目标对象的教育程度。对于那些没有达到高中文化程度的目标对象来说,单方而传递比双方而传递,能更有效地改变他们的态度;而对那些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来说。双方面传递则比单方面传递更有效。其二是目标对象原有态度的一致性。目标对象的原有态度与说服者所表明的观点不一致时,双方面传递更具说服力;而目标对象的原有态度与说服考的观点一致时,则单方面传递的说服力更佳。

二、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对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并且所持的态度方面与说服者不一致的目标对象来说,双方面传递的说服效果更好,如果要进行双方面论据传递,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那么是先发表对自己有利论点说服效果好呢?还是后发表的说服效果好?这涉及到传递信息的呈现顺序的作用问题。

当说服者提供两个相互对立的论点时,先发表的会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我们称之为首因效应,后发表的则会起到记忆鲜明的作用,称之为近因效应。在研究中发现,产生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取决于先后提供两种论点时中间间隔的时间,以及发表论点后表明态度或行动时中间间隔的时间。如果提供一个论点后紧接着提供相反的论点,被说服者隔一段时间后才表明态度或行动,即产生首因效应,也即先发表的信息会有更好的说服效果;如果发表一个论点后,隔一段时间才提供相反的论点,按说明者又马上表明态度和行动,则会出现近因效应,即后发表的信息会有更好的说服效果。

3)目标对象——被说服者

信息源及信息内容的影响,最终必然会体现在目标对象上。因此,目标对象所具备的特点也会影响到说服效果。作为说服过程的终端,他们对于说服既可积极配合,也可消极抵制、这将取决于他们自身的主观愿望。对此,我们可做如下具体的分析。

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

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和态度体系的一部分,难以转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与个体的需要密切关联的态度不易转变。

②人格因素

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搞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③个体的心理倾向

在面临转变态度的压力时,个体的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说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人们通常利用一些自我防卫的策略来减少说服信息对自己的影响,比如笼统拒绝、歪曲信息、论点辩驳等。

4)情境因素

说服过程不是在说服者和说服对象之间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和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这些背景或情境因素,对说服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某种背景或情境条件下,说服效果可能很好;然而换一种情境条件,说服效果就可能很差。对此,我们可以对霍夫兰所提出的“预警”和“分心”等来进行分析。

①预警

如果一个人在遭受某一与之相反的观点说服前,能预先知道(预警)将会发生的状况,他将更有力地抵御这一观点的说服。这就是所谓预警的作用,与我们常说的“遇事要有思想准备”如出一辙。

②分心

在说服过程中,情境中的某些刺激因素,会引起说服对象的分心,使之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接受的信息上。分心的作用主要是干扰目标对象对传递信息的注意程度,以便削弱他对说服的防御和抵制。分心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取决于目标对象注意信息的程度和注意分散刺激的程度。当注意传递信息时、分心会提高说服效果;当注意分心刺激时、分心会降低说服效果。而过度分心将使说服性信息完全未被摄人,效果为零。因此,分心刺激不能过强.否则会干扰对传递信息的注意,削弱说服效果。

③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最后修改: 2020年03月1日 Sunday 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