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记忆的增强和学习的促进

遗忘规律

遗忘虽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但其发生发展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为此,心理学研究了遗忘的规律,以便找出克服遗忘的办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心理学实验

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研究,并发现其规律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艾宾浩斯是对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他在实验中选用的材料和方法都具有特色。他自己充任主试和被试,独自进行实验,持续数年之久。他制作了大量的无意义音节字表作为记忆实验的材料,这种无意义音节是由两个辅音和一个元音组成,如TAJ,YIC,HUZ,CEX,GAW等,以在德语字典中查不到为准,因此称为无意义音节。以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目的是避免受旧有知识经验的影响。无意义音节虽然本身没有含义,但它可以引起被试者的联想,为了使记忆的难度尽量一致,要选用联想值较低的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使用这类性质相似的实验材料,便于改变和确定数量。实验采用重学法检查识记效果。艾氏每次识记8组,每组13个无意义的音节字表,学到连续两次无误地背诵为止。隔了不同的时间进行回忆,发现有些音节忘了,于是重学,再达到恰能背诵为止,以重学比初学节省诵读的时间的百分数作为保存量的指标。根据艾宾浩斯的实验结果绘成的曲线图,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通过研究结果显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缓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遗忘规律。

学习中的记忆效应

1.分散记忆:最佳间隔优化记忆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经常需要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记住、掌握某一内容,如考前复习、外语培训中所谓的“浸入式”学习(培训期间高强度、高密度地接触外语知识)。那么这种短期的压缩学习是否真正有效呢?关于识记某一知识时应当将时间集中还是分散已经探讨了一个多世纪,目前所形成的共识是—将某一给定的时间拆分或间隔为多个阶段的记忆效果(以延时测试成绩为衡量标准)好于集中记忆的效果,这方面的实验依据非常丰富。

虽然总体而言,以往的研究已明确表示分散记忆的效果好于集中记忆,但对于学习者或教学者而言,使用这一策略时必然会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我该如何安排分散的时间间隔?”,分散效应的实验范式一般为“初次识记→间隔(时间或插入其他任务)→再次识记→间隔→最终测试”。按一般性的推理,如果最终测试之前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那么识记阶段的时间间隔越大,首次识记后的遗忘也将越大,进而将影响最终测试的成绩。但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间隔将导致更好的学习效果(间隔超出某一临界点之后,最终测试成绩将有所下降)。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来看,分散学习实验范式中的两次“间隔”都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地安排“间隔”将有助于实现记忆效果的最优化。

最优化分散记忆是记忆阶段的间隔时间控制在测试间隔时间的5%~10%,将最大程度地实现分散记忆效应。

2.交错记忆:顺序安排促进记忆

当学习者在某一时间范围内需要记住多个内容时,其记忆方式可以分为最基本的两种类型,一种为批量式,形式为a-a-a-b-b-b-c-c-c,另一种为交错式,形式为a-b-c-b-c-a-c-a-b。有关这两种记忆方式的比较研究多见于动作技能习得领域,研究表明交错式效果更好。

应用举例

例如,关于击球手练习各种类型的发球的研究已表明,交错式学习使击球手在随后的击球测试中表现更好。

应用举例

例如,苛内尔和比约克的研究让被试者分别采用交错式和批量式的方式默记12位风格相似的画家的作品,最后测试时呈现这些画家的其他作品(先前未见过),要求被试者辨认分别是哪位画家的作品。结果表明,交错式的记忆方式提高了被试者判断的正确率。

也有研究表明,交错式的记忆方式对相关内容识记和辨别同样起促进作用。

3.测试效应:提取促进长时记忆

测试效应是相对于基于编码的记忆策略而言,对记忆进行提取才是使所记忆内容得以长期保持的关键。

测试效应在不同任务和材料中都得到了强有力的证明。例如,研究者已证明提取练习可提高外语词汇记忆效果,促进对科普类文章所包含知识的长时记忆,还可促进地图学习。同时,在各类学习环境中也都发现了测试效应的存在,如学习者在课堂之外的自我调节学习,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当然,研究者仍然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测试效应发生的范围。上述关于测试效应的研究表明,如果在学习或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提取的时间比率越高(在一定范围内),学习的效果将越好。从其中的一些研究可以得知,即便仅是非常简单的自我测试策略(原原本本地回忆所学的内容),也比大部分流行的学习策略更为有效。

4.必要难度理论

Bjork等提出必要难度理论来解释测试效应。Bjork区分了存储力和提取力两个概念的不同,前者指记忆痕迹的相对持久性,后者指记忆痕迹的即时可获得性,类似于提取流畅性的概念。必要难度理论认为,提取力与存储力的增长呈负相关,即提取力并不能促进存储力,而需要耗费更多努力或更具难度的提取却能提高存储力,使记忆保持更持久,能促进学习的长期保持力。

但Jacoby等(1994)的研究发现,学生往往根据当前加工的流畅性(提取力)来衡量当前学习水平,因此学习时往住倾向于选择可促进当前加工流畅性的策略,如集中学习或重复编码,而实际上不流畅加工更有利于知识的长期保持,如分散学习或进行自我测试等。Bjork较系统地阐述了一些减缓开始阶段的学习进程但形成必要的难度从而提高长时记忆保持的学习策略,如分散学习、自我测试等,并指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难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增进记忆的方法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的功能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开发和利用,人的脑细胞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人的许多能力的培养,大多要从掌握方法做起,人的记忆能力之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记忆方法的差距引起的。人们通常使用的记忆方法,多是运用了大脑左半球的一部分功能而已,右半球的功能只是偶尔被利用一下。

人的记忆潜能从理论上讲是无限的。有的人记忆力好得出奇,是因为他们能天长日久地训练自己的记忆力,脑子中的记忆方法越来越多,结果,记忆力就越来越好。因此,要想成功地改进自己的记忆能力,关键在于要加强记忆方法的训练。

1.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

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有些材料,如科学概念、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人们记忆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含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小学生对材料理解的程度。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心理学实验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做记忆的实验中发现:为了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真是费力不讨好。

理解记忆是以理解材料内容为前提的。这种理解不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材料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记忆材料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向孩子强调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死记。

2.利用直观形象进行记忆

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和研究,人们擅长于具体形象的记忆。直观、形象的东西,尤其是视觉映像,容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当记忆一些抽象的东西,尽可能与具体、形象的东西结合起来,在形象的基础上,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3.精选记忆法

对记忆材料加以选择和取舍,从而决定重点记哪些,略记哪些,这种记忆方法叫做精选记忆法。要想考出好成绩,必须对所学知识充分消化理解,精选重点内容,把它们牢牢的记住。

许多公式、定义、定理、定律是精髓和本质所在,要理解,也要牢记。它们往往是以一当十,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有些人对一些解题过程和答案也要强行背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考题是千变万化的,它要求你灵活地运用公式或定理,绝不会要你去死记。

学习好的人,记忆力强的人,往往善于抓住重点,抓住精髓,善于组织材料。

4.联想法记忆

当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类似时,往往会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把记忆的材料与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连结起来,记忆效果就好。在外语单词里,有发音相似的,有意义相似的,这些都可以利用相似联想法来帮助记忆。

5.多通道记忆法

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通道记忆强得多。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

多通道记忆法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语文、外语等课程,其效果最为显著。

最后修改: 2020年02月19日 Wednesday 11:31